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 )
A.甲×乙 | B.甲、乙分别和易染锈病小麦杂交 |
C.甲×甲,乙×乙 | D.甲×乙得到的F1,自交 |
下图表示用纯种的高秆( D )抗锈病( T )小麦与矮杆( d )易染锈病( t )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 ① 可使育种所需的优良基因由亲本进入 F1 B .过程 ② 为减数分裂
C .过程 ③ 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幼苗 D .过程 ④ 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 1 号、 2 号、 4 号和 5 号,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
B.由 5 号、 6 号与 9 号,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
C.由图可以推知 2 号为显性纯合子、 5 号为杂合子 |
D.7 号和 8 号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 1/3 |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 Y )对绿皮基因( y )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 W)存在时,则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达。现在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四种 9 : 3 : 3 : 1 | B.两种 13 : 3 |
C.三种 12 : 3 : 1 | D.三种 10 : 3 : 3 |
将数量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用含有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A 组加入某种物质,B 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强度,结果 A 组明显大于 B 组。A 组中加入的物质的作用是
A.促进细胞分化 | B.促进细胞分裂 | C.促进细胞衰老 | D.促进细胞癌变 |
现有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三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两个时期的 6 块装片,编成 1一6 号,已知 1 、 3 号为同种细胞,某同学观察结果如下表,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的装片是
A.1 、 2 | B.2 、 4 | C.4 、 5 | D.5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