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8日至19日,受“吃碘盐能防止核辐射”等谣言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抢购食盐现象。已知碘盐的主要成分是KIO3和NaCl,KIO3与NaHSO3发生反应:
2KIO3+6NaHSO3=2KI+3Na2SO4+3H2SO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KIO3中I的化合价是+5 | B.KIO3和NaCl都是强电解质 |
C.KIO3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 D.23Na37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8:7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Br2(g)2HBr(g) ΔH<0,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 B.降低温度 |
C.增大H2浓度 | D.减小压强 |
下列能确认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 |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 |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
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2B(g)3C(g)+ D(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3n mol C |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
D.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同时生成n mol D |
在2NO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
A.N2O4和NO2的分子数比为1∶2 |
B.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 |
C.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
D.单位时间内有1 mol N2O4变为NO2的同时,有2 mol NO2生成 |
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生成的速率和C分解的速率相等 |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
C.B的消耗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1 |
D.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