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3月18日至19日,受“吃碘盐能防止核辐射”等谣言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抢购食盐现象。已知碘盐的主要成分是KIO3和NaCl,KIO3与NaHSO3发生反应:
2KIO3+6NaHSO3=2KI+3Na2SO4+3H2SO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KIO3中I的化合价是+5 B.KIO3和NaCl都是强电解质
C.KIO3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D.23Na37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8:7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NO气体4.48 L(标准状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则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始加入合金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3mol
B.反应中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mL
D.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10.2g

某固体物质和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5,则发生反应的物质不可能是

A.Zn和浓H2SO4 B.C和浓HNO3 C.Na2O2和NH4Cl浓溶液 D.Cu和浓HNO3

已知SO32-的还原性大于I的还原性,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有I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已知氨气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实验时C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中出现无色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B.装置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C.装置D中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为防止装置D中发生倒吸,可以改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氮气

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2、N2(体积比5∶16∶4)
B.NH3、NO、CO2(体积比5∶8∶12)
C.NH3、NO2、CO2 (体积比3∶8∶4)
D.NO、CO2、N2(体积比8∶12∶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