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豌豆的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进行四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杂交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1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66
70
73
69
2
绿色圆粒×黄色皱粒
123
0
0
0
3
绿色圆粒×  甲  
84
80
0
0
4
绿色圆粒×  乙  
99
104
104
96

⑴在杂交组合1中,亲代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           ,该杂交组合在孟德尔遗传学实验中称为       实验。
⑵将杂交组合2的子代黄色圆粒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⑶杂交组合3的亲本甲的基因型是       ,杂交组合4的亲本乙的表现型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_。过程②代表的是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____________。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填序号)。
(2)过程⑦采用的实验技术是__________,获得的X是_________。
(3)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_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都是非常经典的抗绿脓杆菌的药物。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该病人体内的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1)获取绿脓杆菌单菌落:配制适于绿脓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一般含有 和无机盐,调节pH至7,灭菌处理,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在 附近倒平板。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单菌落。
(2)检测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等剂量的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小滤纸圆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适宜条件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是含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均出现透明圈,这说明绿脓杆菌对上述抗生素 ;含头抱菌素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美罗培南的小,这说明 ;含比阿培南、碳青霉烯类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美罗培南的小,且比阿培南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请推测此菌落产生的可能原因:一是 ,二是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绿脓杆菌的目的,对于该患者来说最好应选用抗生素

盐胁迫是指在高盐度环境中,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当今,世界上约2096的耕地和50%的灌溉地正在受盐分的影响,低浓度的盐胁迫能刺激植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提高一些生理生化的代谢过程抵抗盐胁迫。亚精胺(Spd),是一类含有氨基的化合物,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某课题组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黄瓜的缓解效应。
实验步骤:
将生长状况一致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10组,l~5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0mmol/L、20mmol/L、60 mmol/L、100 m mol/L、140 m mol/L的NaCl处理,另外5组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的基础上再喷施等量0.1mmol/LSpd。五天后用氧电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用氧气的释放量和吸收量表示)。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NaCl浓度为0时,实验组氧气的产生速率是____umol/m2.s。
(2)随着NaCI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呼吸作用速率变化趋势是在其他条件都适宜时,用100 mmol/L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在每天光照12小时情况下。能否正常生长?________。
(3)从表中数据分析,在高盐胁迫下,导致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植物因缺水而引起部分气孔关闭,导致________,从而使黄瓜幼苗暗反应明显减弱。同时由于____的分解加快,影响植物光反应阶段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
(4)实验结论:________。

下面甲图为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E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
(2)甲图中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____阶段(填字母)。
(3)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___(填序号)。
(4)A阶段与E物质产生阶段的反应属于_______ ,写出总反应式___

I、下面是红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____。
(2)红细胞吸钾排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 。
(3)钠钾泵在吸钾排钠的跨膜运输过程中有何作用:①____;②____。
II、植物细胞膜上的H+-ATP酶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该能量用于H+的跨膜转运。科技人员进行了不同浓度K+、Mg2+条件下绿豆植物细胞膜上H+-ATP酶的活性研究。
(1)实验材料和药品(略) (2)细胞膜的提取(略)
(3) H+-ATP酶的活性测定(温度、酸碱度等反应条件适宜)。(略)
(4)实验结果
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H+-ATP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
(3)表中A的数值是。
(4)实验中各组加入不同浓度K+溶液的体积应相等,原因是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