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据此回答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2010年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全国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从唯物论角度看,《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反映了( )
①意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②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④意识活动的形式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会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因为( )

A.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D.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提出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设想,期望通过这个模拟器,预知更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然后再根据这些模型模拟出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提前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危机的产生或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这一设想进一步佐证了()

A.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活动模拟器”建造的如期成功
B.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建造“活动模拟器”的直接动力
C.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能推动认识和科技的发展
D.科学家的好奇、兴趣和思考是推动“活动模拟器”发展的源泉

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表明古人已经用肉眼对火星的运转作了比较准确的观察;17—19 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河床,这些“证据”令许多人相信火星上有智慧的动物;1965年7月以来,人类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2004 年,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现象。人们对火星的认识过程佐证了()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类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运动具有规律性,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波士顿经验曲线是一种表示生产单位时间与连续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曲线,又称之为经验学习曲线,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习得更多的经验,他们会变得效率更高。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真理总是有条件的
C.人的认识能力有限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