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全国上下严抓“酒驾”行为。司机张某在行车过程中,违反了交通规则,交警扣留了张某的驾驶证,张某觉得处罚太重,此时,张某可以行使( )
A.批评权 | B.申诉权 | C.检举权 | D.建议权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天生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期间,则必物殄而财乏用矣。”据此回答10-11题。人类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
A.自然界的客观性 | B.联系的普遍性 |
C.矛盾的特殊性 | D.实践的能动性 |
白居易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充分依靠群众 |
D.要更好地改造世界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日本科学家发现,在零下273摄氏度的极低温和18特斯拉的强磁场下,复合晶体电阻为零,呈超导状态,这就是“磁场感应超导现象”,这一发现打破了迄今为止认为强磁场会使超导物质的超导性消失的认识。这说明
A.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先错误后正确 |
C.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李载仁大怒,叫人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从哲学角度看李载仁的行为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
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
C.说明意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 |
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
五年来,从应对非典、禽流感、台风、矿难、雪灾和地震的挑战,我国公共危机应急体系由创建到发展,在一次次考验中得到磨炼,在一次次教训总结中不断完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聪明的民族,在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认识是客观对象显现自身的过程
③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推动认识的发展④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①③④ |
与往年不同的是,2007年北方城市供暖开始日与停止日不再教条地看规定,而是普遍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来确定。这种“看天供暖”的做法
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②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③说明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④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