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 B.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 D.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1956 |
34.88% |
15.85% |
4.26% |
1973 |
27.08% |
27.017% |
18.023% |
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C.表中的经济现象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
A.在当时为统治者所重视 |
B.在当时较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C.扭转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
D.一定程度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
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疟疾之一发,则其俗有以冷热发歇为市喻。”这段话反映的是:
A.宋代蜀地疟疾流行 | B.宋代的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
C.“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 D.宋朝经济没有能均衡发展 |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
B.经济结构的调整全面展开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
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