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 实 |
解 释 |
A |
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好 |
酒精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
B |
给水通直流电,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
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再分 |
C |
炎热的夏天,鱼贴着水面游动 |
温度升高,氧气的溶解度减小 |
D |
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 |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
对下面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发出黄光、放出热量 |
B. | 铁粉在空气中加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
C. | 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的颜色、质量不变 |
D. | 烧碱固体放入水中迅速溶解、溶液温度升高 |
"水是生命的源泉"。下面对水化学式( )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A. | 水是一种氧化物 |
B. |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C. | 水分子中含有氢、氧两种原子 |
D. | 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 |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做法都蕴含化学知识的运用。其中,运用不正确的是()
A. | 低温冷藏有助于减缓食品腐败 |
B. | 保鲜膜可保持水果水分、隔离空气,延长保质期 |
C. | 烹调绿叶蔬菜焖烂煮透,营养更加丰富 |
D. | 食用碱可消除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味 |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A. | 氮气性质稳定保护气 |
B. | 酒精可燃性消毒剂 |
C. | 食醋酸性除水垢 |
D. | 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 |
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
相应实验 |
|
A |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
B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
用水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 |
C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
用固体碳酸钠配制5%的溶液 |
D |
烧杯、玻璃棒、
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片 |
测定雨水的酸度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