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951—2000年,该国(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
D.人口增长了15.1% |
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 |
B.可能位于欧洲 |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 B.水土流失 | C.土地荒漠化 | D.水污染 |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读下图 “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A.中国的西宁 | B.美国旧金山的硅谷 |
C.印度的新德里 | D.澳大利亚的悉尼 |
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符合的是
A.恒河三角洲建棉纺织厂 | B.东京建石油化工厂 |
C.广东东莞市建制糖厂 | D.上海建钢铁厂 |
下图是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第下列各题。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岛东侧洋流方向相同,性质相同 |
B.两岛地势都是西高东低 |
C.甲岛的比例尺大于乙岛 |
D.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 |
关于两岛的气候,正确的是
A.甲岛东部受地形和暖流影响,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 |
B.1月份两岛都盛行西北风,降水较少 |
C.7月份两岛东部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
D.甲乙两岛降水量均为东多西少 |
有关下列地区发生泥石流成因类型差异的正确叙述是
A.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属于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
B.天山山地属于降水引发的泥石流 |
C.黄土高原属于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
D.华北和东北山区属于冰川引发的泥石流 |
读下图 “世界森林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影响图中亚洲东部森林带由A→B→C→D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 B.水分 | C.海拔高度 | D.洋流 |
与甲地森林带类型相同的欧洲西部地区气候成因为
A.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
B.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
C.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 |
D.受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