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应:2A(g) + 3B(g) 3C(g),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恒容的容器中,使一定量A和B气体反应,下列叙述能用来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c(A):c(B):c(C) = 2:3:3
B.A、B、C三者共存
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
D.单位时间内, 若消耗了 a mol A 物质, 同时也消耗了 1.5 a mol 的C物质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SO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
B.常温下,3.0g甲醛含有C-H键数目为0.2NA |
C.含有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Cu加热条件充分反应,电子转移数是2NA |
D.1L 1mol/L AlCl3溶液含Al3+数目为NA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 |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
C.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SO32-+2H+=SO2↑+H2O |
D.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 OH-=CO32-+H2O |
下列有关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2 + 2H2O +4e- =4OH- |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2mol电子转移 |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I-离子的溶液中:Cl¯、Fe3+、Al3+、Cu2+ |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2+、NH4+、Cl-、NO3-能够大量共存 |
C.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
D.在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SO42¯ 、C1¯、HCO3¯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实验室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稀盐酸,并且放入少量的Fe粉
②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③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
④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
⑤工业上可用金属铝与V2O5在高温下冶炼矾,铝作还原剂
A.①②④ | B.①②⑤ | C.②④⑤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