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基因突变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人们可定向诱导突变性状,诱变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B.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C.丰富了生物的“基因库”,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
D.突变频率低、且突变性状一般有害,少数有利 |
在没有迁入、迁出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不断地增加,据此可做出的正确判断是,在此期间
A.种内斗争强,种间斗争减弱 | B.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
C.种内斗争减弱,种间斗争增强 | D.出生率增加,死亡率减弱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
B.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将A液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品试管中 |
C.脂肪的鉴定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
D.斐林试剂与蔗糖溶液水浴煮沸5分钟将出现砖红色沉淀 |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素和人的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
B.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若只画一次滤液细线,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
C.使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后,不滴加清水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和技术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甲基绿试剂和吡罗红试剂染色,细胞核被染成红色,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
B.成熟柿子含有大量的还原糖,是做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 |
C.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使重铬酸钾溶液变绿再变黄 |
D.在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色素带位于滤纸条上从上到下第三条 |
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主要是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 |
B.可遗传变异来源之一——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
C.在图②所示细胞分裂方式,在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所示的大得多 |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