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人体中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育出某种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培养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能否用肌细胞代替干细胞:
A.不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 |
B.不能,因为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没有分裂能力 |
C.能,因为肌细胞虽然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 |
D.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
右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共涉及5种核苷酸 |
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无差异 |
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 |
D.该过程会消耗ATP |
在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分别是
A.①②③和④⑤⑥⑦ |
B.①②⑤和④⑤ |
C.②④⑤和③④⑤⑥ |
D.②⑥⑦和②④⑤⑥ |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用35 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A.0条 | B.20条 |
C.大于0小于20条 | D.以上都有可能 |
下图表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则由该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