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在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看见红灯亮起时,就远远的停止蹬踏,让车自由滑行,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小红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猜想:①车滑行距离与车速有关;②车滑行距离与车的质量有关;③……
表二 |
||
速度 |
质量 |
滑行距离 |
相同 |
大 |
相同 |
较大 |
||
小 |
(1)请你也提出一种合理的猜想: ▲ ,你的猜想是依据生活中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 ▲
(2)小红取来空的圆柱型的玻璃瓶模拟车轮滚动,探究玻璃瓶在水平桌面上滑行距离与质量是否有关.为此,应控制玻璃瓶开始滚动时的 ▲ 相同,控制的方法是: ▲ .
表一 |
||
速度 |
质量 |
滑行距离 |
快 |
相同 |
远 |
较快 |
较远 |
|
较慢 |
近 |
(3)表一和表二是小红探究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的记录可得到结论: ▲ .
(4)根据小红探究的结果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请给广大司机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时
的变化规律;
(2)见图,温度计所示的温度是℃;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85 |
87 |
89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88 |
98 |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第分钟时有错误,应该是℃。此时水的
沸点是℃,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4)参见图,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沸腾前是图,沸腾时是图。
(5)沸腾时,杯口上方的“白雾”是如何形成的?
请说出它的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中,小明与小玉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
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
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
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
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
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下表:
温度/℃ |
17 |
19 |
21 |
23 |
25 |
27 |
h/cm |
30.0 |
24.9 |
19.7 |
14.6 |
9.4 |
4.2 |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___▲______.
(2)用此温度计___▲___(能/不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
(3)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
(1)在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烧瓶中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蒸气发生了__▲_现象,“白汽”产生时会_▲__热(填“吸”或“放”).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
B.取出温度计; |
C.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