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年“外来人口流向统计图”,回答下题。
该市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 )
| 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
| B.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
| C.使城市的服务范围缩小 |
| D.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①、②、③的数值逐渐减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若该地理事物为水田梯田,①、②、③为梯田边界,则
| A.①与②的高度差等于②与③的高度差 |
| B.丙与丁两处的海拔高度基本相等 |
| C.甲线表示分水岭,乙线表示集水线 |
| D.丙处弯腰插秧的人能看见丁处插秧的人 |
若图示的是等温线,甲、乙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地区,则此季节
| A.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 B.地中海沿岸正值采摘葡萄 |
| C.美国大平原上收割机轰隆作响 | D.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小麦黄熟 |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内M悬崖最大相对高差可能为( )
| A.99米 | B.149米 | C.199米 | D.201米 |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 A.山地 | B.丘陵 | C.低缓高原 | D.平原 |
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图中曲线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状况,完成下题。
对图示丙半岛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半岛上湖水盐度最高的季节出现在一月 |
| B.山麓地带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
| C.山坡上葡萄园随处可见 |
| D.半岛地处板块生长边界一侧 |
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科考队在野外考察之际,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 A.低温干燥 | B.晴热干燥 | C.高温多雨 | D.温和多雨 |
读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部工业区比较图,回答下题。
两工业区的主导因素相同,均为()
| A.便利的海运 | B.接近原料和能源 |
| C.先进的科技 | D.广阔的市场 |
两个工业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东北部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
| B.中国东北部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发展了季风水田农业 |
| C.美国东北部本着面向城市市场的原则,发展乳畜业 |
| D.中国东北部本着支援全国的原则,种植了大豆 |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避开国际贸易壁垒,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占据主动地位,日本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图为日本在海外不同地区的投资比例图。读图回答下题。
1994年以后,日本海外投资比例增长最快的地区及其原因是
| A.亚洲,消费市场广阔 | B.北美,法制完善、科技进步 |
| C.欧洲,基础设置完善 | D.亚洲,劳动力价格低廉 |
促使日本积极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本国
①原料缺乏②劳动力缺乏③市场狭小④能源缺乏⑤科技落后⑥民族的竞争心理强烈
| A.①③⑤ | B.①③④ | C.②④⑥ | D.②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