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重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生物及环境因素 |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
生物及环境因素 |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
池塘水 |
0.02 |
土壤 |
0.01 |
浮游动物 |
2 |
秃鹰 |
12 |
浮游植物 |
0.5 |
猫头鹰 |
5 |
大鱼 |
10 |
鼠 |
0.2 |
小鱼 |
5 |
草 |
0.02 |
⑴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池塘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 _,
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 _______。
⑵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的各种生物体内分布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 _。
⑶在上述所给出的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所给出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 ,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_______。
A.水 | B.牛乳 | C.食盐水 | D.糖浆 |
Ⅱ.在光照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水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下图表示。据此回答:
⑴从图A曲线可以看出,藻类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第____天,
从第6天起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图B可以看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⑶图C反映的是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藻类的大量增加与细菌数量变化之间存在着什么联
系?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随水中藻类的增加,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氧气,理应会使水中溶氧量迅速增加,但为什么出现图D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
甲图和乙图是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丙图表示乙图细胞内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中,据图回答。
(1)乙图细胞属于细胞,判断的理由是。丙图过程发生在乙图细胞的中,其中发生互补配对的碱基有。
(2)甲、乙两图均有的细胞结构名称是细胞质、、和
,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
(3)甲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四种溶液,菲林试剂、试管、 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
溶液 试管 |
蔗糖溶液 |
淀粉溶液 |
蔗糖酶溶液 |
唾液淀粉酶溶液 |
甲 |
+ |
— |
+ |
— |
乙 |
|
|
|
|
丙 |
|
|
|
|
丁 |
|
|
|
|
(2)实验步骤:
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②;
③;
④。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试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的浅,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等问题,请分析回答。
⑴下图是利用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将乳酸菌接种到彻底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要使其正常生长必须给予的条件是.
(3)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实验步骤:
①配置(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 。
②将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
周围出现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下图表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过程中,①过程必需的工具酶主要是和,①过程中必需的酶作用于图7中的处(填“a”或“b”)
(2)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人生长激素,③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向Ⅱ中导入该基因可以用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Ⅱ最可能是
细胞,Ⅲ代表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此外,还可以让Ⅱ与
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也能用来制备单克隆抗体。
(4)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⑤采用的技术是。
(5)图8 中A-D段表示质粒的某基因,阴影区的长度相当于mRNA的长度。B表示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请在图上方的方框内用箭头表示出RNA聚合酶在C上的移动方向。为使目的基因直接表达,目的基因插入的最佳位点是图中的_________处。(填数字序号)
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已知两种病中至少有一种为伴随X染色体的遗传病,请分析回答:
(1)乙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遗传病。I1的基因型是,I2的基因型是。
(2)I2能产生种卵细胞,含ab基因的卵细胞的比例是。
(3)从理论上分析,I1和I2婚配再生女孩,可能有种基因型和种表现型。
(4)若I1和I2再生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几率是。
(5)对该家族部分成员进行ABO血型鉴定,结果如下表(“+”凝集,“—”不凝集):
标准 血清 |
个体 |
|||||
Ⅰ1 |
Ⅰ2 |
Ⅰ3 |
Ⅰ4 |
Ⅱ2 |
Ⅱ6 |
|
A型 |
— |
+ |
— |
+ |
+ |
— |
B型 |
+ |
+ |
+ |
— |
— |
— |
若II3和II4婚配,他们所生后代的血型可能是。
(6)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凝胶电泳分离限制酶切割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I所示)。根据该特性,就能将它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儿女,其中I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Ⅱ),由此可推知四个儿女的基因型(用D、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正确的是
A.1号为XdXd B.2号为XDY C.3号为Dd D.4号为DD或D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