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
|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
|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
|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
下列关于育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育种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 B.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了水稻物种的基因多样性 |
| C.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单倍体植株 |
| D.人工选择不会改变作物品种的进化方向 |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从理论上讲,F1中()。
| A.雄果蝇中白眼占1/4 | B.染色体数正常的果蝇占1/4 |
| C.红眼雌果蝇占1/4 |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占1/4 |
下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 B.9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3 |
| C.7号与8号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几率是1/6 |
| D.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2 |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自交后代均为纯合子 |
| B.三倍体植株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
| C.诱变育种产生的有利变异比有害变异多 |
| D.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体细胞中,提高了诱变的成功率 |
1976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
| A.能进行自我复制 | B.能进行转录 |
| C.能控制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 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