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随即她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请回答问题。

(1)当铁钉刺入皮肤时,痛觉感受器可产生传向中枢的    。此人还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缩腿反应,调节该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部    (①;②;③)。
(2)图中此人的反应是一系列神经调节的结果,参与此过程调节的神经中枢有多个,包括                   及下丘脑。
(3)图中此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同时下丘脑的           分泌量也增加,使垂体的             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协同调节血糖、血压以应对该紧急情况。
(4)此人脚底受伤后出现了红肿,医生担心她感染破伤风杆菌,立刻给她注射    进行应急免疫治疗。该方法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他们共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 h后,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 h内,鼠妇无死亡与出生,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鼠妇的种群数量的估计值是

将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沸自然冷却后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两个试管中,如下图所示本实验中石蜡油短期内不影响生物的生长)。两试管中均无空气存在。据图分析回答:
(1)甲试管放置几个小时后,管内顶部出现气泡,其中的气体成分主要是________;将该气体引入________溶液中,可使该溶液变混浊。
(2)甲试管中产生气泡的现象是种子进行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写出表示这一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试管在与甲试管同样的时间内,试管内顶部未出现气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试管继续放置几天,一些微生物开始繁殖,导致试管内顶部也出现少量气体,这是这些微生物从试管中的________获得了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一般来说,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可归纳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五大类。
(5)这些微生物可能的来源是(答出两个来源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啤酒。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异化作用的特点是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3)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进行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
(4)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用于
(5)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下图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2)草履虫进行 生殖;蘑菇进行 生殖,酵母菌和水螅常常进行 生殖。
(3)下列图解表示水稻(2n=24)胚珠中胚囊的发育过程,试根据图回答:



四分体(n)



胚囊母细胞(2n)

薄壁细胞直接发育减数分裂

珠心孢原细胞(2n)




成熟胚囊(7细胞8核)



单核胚囊(n)

三次有丝分裂


①水稻种子的种皮遗传物质应为 n,其中遗传物质应与 相同。
②水稻胚珠中的胚囊应共有染色体 条,其中卵细胞中含染色体 条;若水稻授粉受精后发育成胚和胚乳,则胚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条,胚乳细胞中含染色体 条。
③7细胞或8核中的7细胞其中就包括了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若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则胚囊母细胞基因型为
④如果水稻卵细胞基因型应为Ab,则极核的基因型为 ,其原因是


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高效性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使抗生素工业经久不衰。其中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⑴青霉素发酵产生青霉素。青霉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青霉素是青霉菌的 代谢产物。
⑵在生产和科研中,常选用处于 期的青霉菌作为菌种或研究材料,因为此时的青霉菌代谢旺盛, 比较稳定。
⑶对青霉菌菌体生长情况的测定:取一定体积的发酵液,经离心分离、反复洗涤后, ,再计算发酵罐中菌体的总重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