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律例》载:“嫡庶子男,除有宫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表明清朝在财产继承方面( )
A.所有家庭成员均分财产 | B.嫡庶长幼之趋手淡化 |
C.子女都有平等继承权 | D.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
A |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
B |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3万增加到20万 |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
C |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D |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
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
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
C.工业革命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