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代号所示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①乌拉尔山脉;②乌拉尔河 ③伏尔加河;④勒拿河;⑥阿姆河;⑧里海;⑩咸海
A.①③⑧ | B.①③⑥⑧ |
C.③⑧ | D.①②③⑧ |
下列关于中亚各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国灌溉农业发达,是中亚主要粮食生产国 |
B.A国地势北高南低、沙漠广布,热量充足 |
C.D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
D.B国的名称为土库曼斯坦 |
亚欧第二大陆桥横贯的国家是( )
A.A国 | B.B国 | C.D国 | D.A国和B国 |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进一步加快其经济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又划分了一个新的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即粤、桂、闽、赣、湘、滇、贵、川、琼、香港、澳门),下图是该区域的局部地区图,据此判断下列各题。有关省会城市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地形单元上属于珠江三角洲区 |
B.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中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
C.在京广铁路经过这里 |
D.该地所在省份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
珠三角地区有著名的基塘农业,有关该农业形成的自然区位是( )
①地势低平、河网密布②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③土地成片、土壤肥沃 ④高温多雨、风调雨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
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⑤⑥两地间的距离等于③④两地之间的距离 |
B.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南方向 |
C.②③位于中纬度 |
D.③④两地位于西半球,②⑥两地位于东半球 |
若一架飞机从图中④点飞到③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 B.一直向西 |
C.先东北再东南 | D.先西北再西南 |
下图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国
A.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 | B.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 |
C.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 D.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
上右图中反应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B.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1月或2月 |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
D.大陆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 |
M、N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期分别是 ( )
A.冰雪融水冬季 | B.大气降水 7、8月 |
C.地下水春季 | D.大气降水 1、2月 |
据图中信息推测M河流域此时 ( )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B.盛行西南风 |
C.此时该流域处于夏季 | D.盛行西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