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I.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
II.按照如图所示的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III.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IV.将小球m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V.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 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点,
②下列关系式中只要满足____,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填关系式前的字母代号)
A. B.
C. D.
③只要再满足关系式____,则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填关系式前的字母代号)
A. B.
C. D.
(2)甲、乙两同学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伏安法测量同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流表A(量程0~5mA,内阻约l0Ω),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000Ω),最大阻值为1700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开关S,导线若干,两人将其测量数据绘成U—I图象后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①由图甲得Rx= Ω;由图乙得Rx=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下面右侧方框中已经画出乙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请在左侧方框中画出甲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并由测量结果判定 同学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数字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关系”时得到的数据表格.
保持滑块质量M(M=0.2kg)不变时的实验数据
砝码的质量m/kg |
滑块所受拉力大小的近似值F/N |
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 |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 |
两光电门的距离S/m |
滑块加速度的计算值a/(![]() |
![]() |
![]() |
0.09 |
0.15 |
0.50 |
![]() ![]() |
![]() |
![]() |
0.12 |
0.21 |
0.50 |
![]() ![]() |
![]() |
![]() |
0.14 |
0.25 |
0.50 |
![]() ![]() |
请完成上面表格内的“加速度的计算值”的填空(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的a-F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出a-F图象
由a-F图象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应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按时间顺序取O、A、B、C、D、E、F七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s,实验中测得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____m/s(此处保留3位有效数字),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在电路中接一阻值为2Ω的电阻R0, 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得到几组电表的实验数据:R0的作用是;
用作图法在坐标系内作出U-I图线;
利用图线,测得电动势E=V,内阻r =Ω。
某同学测另一串联电池组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阻R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所得图线可知,被测电池组电动势E=________V,电池组的内阻r=_______Ω。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所示.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________.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________(填“偏大”“偏
小”或“相同”).
一比较旧的游标卡尺,会出现“+”或“-”误差,所以测量前必须进行校正,某次校正时,两卡脚并拢,如图A读数,(填写的数字前需加“+”或“–”),对某工件测量时如图B,则工件的实际长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