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然共存”当然是人类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但在这个最高境界到达之前人类和自然间的摩擦也是个无限的过程。
日本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国,尤其是是地震。日本人在不断和自然灾害的斗争的过程中形成有关防灾救灾方面的一套比较健全的做法和机制,
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提出了一个“不让阪神大震灾的教训风化”的口号,各地都在研究阪神大震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教训,找出解决的方法并且做了相当多的工作。
但是新情况是永远出现的,现有的解决方案永远不能满足将要出现的事件。这次日本地震的震级虽然高达九级,是日本在开始地震观测之后最大震级的地震,但比地震造成更大伤亡和损失却是地震诱发的海啸,在这种最高达七米多的海啸面前,原来所想定的对应措施完全失去了效用。
海啸造成了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县所拥有的两座核电站所发生的问题更令人不安。核电站要求的几乎是“绝对安全”,应该说地震国家日本在设计核电站的时候对安全性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次地震对核电站本身并没有造成物理性的损害就是例证,但是日本人对于核电站安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物理性上,却没有注意到地震会破坏电网,受到地震后自动停机的核电站没有了电源从而无法操纵和控制反应堆,无法冷却从而造成了反应堆融芯的大事故,到现在核电站还没有完全受控。
这次日本地震起码给人们提出了核电站和海啸这两个严肃的课题,如何解决这些课题考验着人们。
(1)结合日本抗震救灾的分析,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15分)
(2)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说明人们有能力战胜地震灾害的理论依据。(10分)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
文化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看电视、听音乐、读书、集邮、下棋、踢球等等,都是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一刻也离不开文化的消费。也正是这些文化消费的存在,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文化消费为什么越来越重要?
辨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进人新世纪,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和平发展理念的提出与之相契合。基于此,我们对国际文化的形势有三个基本判断:一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二是不同文化间对话多于对抗、交流多于封闭、合作多于冲突的主流不会改变;三是对外文化工作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结局不会改变。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博大的胸怀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其精义也在于此。从历史到今天,文化交好、礼尚往来在中华民族对外交往中常常被优先选择,既显示出一个文明国家的品格和气度,又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把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不断开创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新局面。
(1)上述材料包含了文化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2)现阶段,我们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开创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新局面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代“中国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请你结合上述论述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作为当代青年应当怎样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构建先进文化,重铸中华文化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