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a+、Mg2+、Cl¯、SO42¯ |
B.加入金属铝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NH4+、K+、HCO3¯、CH3COO¯ |
C.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 Cu2+、Ba2+、S2¯、I¯ |
D.加入金属铁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Na+、Al3+、ClO¯、NO3¯ |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33% | B.40% | C.50% | D.67% |
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A)∶n(B)∶n(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υ正减少,υ逆增大
B.平衡不发生移动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
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 | B.增大 | C.减小 | D.无法判断 |
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
B.棕红色Br2蒸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
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