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首例人造细胞宣告诞生。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研成果是由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400多人的专家团队用了大约15年时间取得的。他们用一个人工合成的全新基因组替换了自然支原体原有的基因组,"指令控制"细胞的所有活动,使之成为"地球上第一个由人类制造的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新物种",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关键的一步。它颠覆了有关生命属性的经典认识,在全世
界引起强烈轰动。材料表明(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主要是主观的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③创新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④经典认识迟早要被实践所颠覆
子曰:“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遴令而不从。”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启示主要是:
| A.必须努力树立政府的权威 | B.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
| C.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 D.必须加强为政者自身作风建设 |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管理方式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去年北京京广中心附近道路塌陷,许多人次日一早收到市政府发来的短信,提醒市民绕道而行;春节前,很多市民收到了市政府的拜年短信,叮嘱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规定,注意安全;清明节前,市政府又通过媒体提醒扫墓市民注意行车路线.防火和安全。如果要将上述事件写成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 A.转变职能,政府性质逐渐改变 | B.以人为本,政府服务更加完善 |
| C.重视安全,政府职能日益多样 | D.执政为民,政府权力不断扩大 |
法国大革命先驱者卢梭认为:一切重大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上或铜版上,而是铭记在公民们的心中”。卢梭的观点对我国落实依法治国的启示是:
| A.要让公民铭记法律,才能更好的遵守法律 | B.一切法律都应反映全体公民的利益 |
| C.落实依法治国的关键,是让公民学习和了解法律 | |
| D.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的提高,是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 |
某省3名农民以抢劫罪被判14年有期徒刑。省人大常委会收到这3个农民的申诉信,并转交省人大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认定该案疑点较多。省人大常委会根据调查结果,决定对该案实施个案监督,并向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个案监督通知书”。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对案件进行了调查,认定指控3名农民犯罪不能成立。省高院对该案重新宣判,3名农民无罪释放并依法得到赔偿。据此回答25~26题。
25、这一事例表明:
A.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依法参与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B.省高级法院对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C.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省高级法院的具体工作
D.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
26、在上述材料中:
A.省人大依照法定程序行使决定权 B.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
C.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属于我国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将陆续进行履职培训。如此大规模地对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系统培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人大代表的素质、能力、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
| A.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能否实现 | B.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能否实现 |
| C.人大代表能否真正代表民意,直接决定着国家决策的质量和效能 | |
| D.人民代表能否代表全体公民的利益和意志,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