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齐,洛阳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进士,历任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宋室南渡后,累官至参知政事。
(1)请描绘“长沟流月去无声”的景象。
(2)“二十余年如一梦”,词人感慨                 ;“闲登小阁看新睛”,词人感慨                   ;“渔唱起三更”,词人感慨                      。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秦楼月向子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此时他已被俘虏。
(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2)“晓风残月”一意象也出现在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里,请简要分析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小题。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 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②芃(pénɡ):茂盛的样子。
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
答:
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些什么特点?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梅花落
鲍照(南北朝)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① 。
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注]①咨嗟:赞叹。
8.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9.明代钟惺说这首诗“似稚似老,妙妙”。所谓稚就是稚拙,老就是老练。这个评语颇有见地,也很耐人寻味。请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①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②,看竹③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注: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②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嘲讽嵇喜是“凡鸟”。③“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
这是一首写“访隐者不遇”内容的诗歌,请分析颈联的作用?
答:
从全诗看,作者主要表现了哪两种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好事近刘子寰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先占。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
①露红:红色的菊花。②金英:精英,大自然精华英秀。③何事:为什么从事。
词的上阕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两句表达了词人矛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