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为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中甲地的年降水量约为1500mm,乙地的年降水量约为180mm。右图为某四地最热月降水量与最冷月降水量图。回答下题。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有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地形起伏 | D.海陆位置 |
右图中与甲地与乙地情况相符的点对应,最可能的是
A.甲—① | B.乙—② | C.甲—③ | D.乙—④ |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右图为我国长江、黄河、珠江和海河的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多年平均侵蚀总量状况图。回答下题。图中的甲乙丙丁与所对应的河流,组合正确的是
A.甲——长江 | B.乙——珠江 |
C.丙——黄河 | D.丁——海河 |
关于四条河流流域水土状况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流域地形较平坦,故河流多年平均侵蚀量小 |
B.乙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小,故河流含沙量相对大 |
C.丙河流域降水非常丰富,故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大 |
D.丁河流域植被覆盖状况好,故多年平均侵蚀量小 |
甲乙两区域均位于中国,甲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乙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某年部分统计数据。回答下题。
甲 |
乙 |
|
人口(万人) |
2239 |
3508 |
耕地面积(千公顷) |
989 |
2760 |
GDP(亿元) |
16013 |
5276 |
城市化水平(%) |
67.5 |
35.5 |
三次产业结构 |
2:47:51 |
26:44:30 |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
343 |
91 |
关于两区域发展经济相对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农业发展落后 | B.乙区域产业结构成熟 |
C.甲区域劳动力素质高 | D.乙区域人均GDP高 |
甲、乙两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了要素的流动。属于从乙区域流向甲区域的主要是
A.资金、人口 | B.原料、燃料 | C.技术、管理 | D.劳动密集型产业 |
下图是某地理现象达到一定程度后我国局部地区陆地轮廓预测示意图。回答下题。下列人类行为最可能导致该地理现象出现的是
A.过度开垦 | B.资源调配 | C.填海造陆 | D.乱砍滥伐 |
该地理现象导致我国东部消失的陆地说明海平面上升约为
A.50m | B.100m | C.150m | D.200m |
下表为杭州2013年10月某段时间的相关气象预报资料,回答第下题。
日期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天气 |
风力 |
4日 |
26℃ |
16℃ |
晴 |
微风 |
5日 |
26℃ |
18℃ |
多云~阵雨 |
微风 |
6日 |
24℃ |
21℃ |
中雨~暴雨 |
4-5级~5-6级 |
7日 |
24℃ |
21℃ |
暴雨~大雨 |
7-8级~5-6级 |
8日 |
24℃ |
20℃ |
中雨~阵雨 |
3-4级~微风 |
9日 |
25℃ |
20℃ |
阵雨~阴 |
微风 |
资料中反映的天气系统为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该段时间内,该天气系统最强区域位于福建北部,下列关于资料中几日杭州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4日气温日较差大,因为天气晴朗 | B.6日受冷空气影响,温度明显降低 |
C.7日最低气温高,因为云层的削弱作用小 | D.8日杭州受该天气系统影响,盛行偏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