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养的证据》,完成下列各小题。(共8分)
教养的证据
毕淑敏
①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如下:
②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③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
吃苦耐劳、坚贞不屈等等,有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④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脸
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结合全文,说说教养的证据是什么。(2分)
结合第②段,将下面对本段论证过程的分析填写完整。
首先,提出了 的观点,然后从反面论述了 ,最后从正面论述了 。
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作答。
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的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贝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就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有眼福!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作品《 》。
(2)选文的描述有助于我们了解凡尔纳科幻小说的什么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怀念的年味
韩良露
①我觉得自己的童年挺幸福的,因为有不少值得怀念的往事。
②那时过年我最喜欢的事,是拿着米及糖去我所居住的新北投(著名的台北市近郊温泉乡)镇上的农家,由他们用石膏舂米,再把米浆制成甜年糕,农家只收加工的费用。这种由手工制成的最简单的年糕,用油煎一煎,比后来吃过的各种花哨年糕还要可口。
③冬至到立春期间,爸爸就会在家中自己做甜酒酿,先炊米再把熟饭加糖置于陶缸中,做出的糯米甘酒酿是除夕晚上守夜时的宵食,先在饭碗中打一颗鲜鸡蛋,然后把加水温热的久酿汤冲入碗中,酒酿加热不可用大伙煮沸,以免香气消失,鸡蛋不用煮而用冲的,这种吃法,蛋花润滑,口感极好。
④爸爸有个老友叫老夏,每年过年前一定会上门拜访,我年年吃老夏的腊味,也不知多珍贵,但有一年年夜饭却不见有常见的腊味,才知道爸爸的老友不在了,真是叫人感伤的年味。
⑤从我小时候到青年,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在孩子们醒过来但还没下床时,爸爸都会给我们吃一碗甜汤,说下床前吃保一年平安。
⑥当年觉得并没有什么道理,不过是红枣桂圆莲子汤嘛!但爸爸却挺认真地作这件事,而且在大年初一前几天,就会看到他坐在餐桌前,把买回来的干莲子挑心去苦味。桂圆也是买带谷带籽的自己剥福圆皮,红枣也会小心心翼翼的去籽,爸爸做这些事的身影留在我记忆深处,但直到自己年龄大了,才懂得愿意做这件事的人,不仅要有闲情逸致,还要有坚持把某种传统传给孩子的爱心。
⑦大年初一不管我几点起床,爸爸的甜汤一定炖好了,为的是让我们下床前喝到他亲手做的汤,也年年听他说,他小时候在江苏老家时,他妈妈(就是我们从未见过面的祖母)在元旦一定会在他下床前喂他一碗红枣桂圆莲子汤。
⑧这些孩童时并不太懂的事,如今岁数大了,一回想就会眼眶发热,爸爸的年味是亲情之味,也是异乡游子思念的年味。
⑨除了怀念爸爸的年味,我还记得阿嫲的年味。阿嫲是台南人,祖上泉州,来台已经五代了,阿嫲的父亲是汉学家,十分尊崇古礼,而阿嫲自小读诗书,对传统的饮食文化特别有研究。
⑩每过年前,阿嫲就会开始做起红龟糕,用来祭天拜地,求神明赐福。阿嫲还会自己搓金银圆(即红色白色的糯米汤圆),金银圆的意义自然是讨吉利,求来年财运顺利。金银圆会加在煮好的红豆汤里一起吃。红豆有驱邪的功能,这是台湾古礼,据说源自中国远古的周代。
⑪我最喜欢阿嫲的年味,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吃的米酒煮桂圆糯米粥,米酒的香味对小孩来说很刺激,黏黏甜甜的糯米粥吃了全身暖和,阿嫲说吃了这道食物,未来一整年又香又甜的日子才会黏在人身上。
⑫不管是爸爸的年味还是阿嫲的年味,都成了我记忆中的幸福滋味,直到如今,我都会期待过年,也期待这样的滋味能伴着我走过一年又一年的岁月。
(摘自《格言》2017年2月下,有删改)
(1)从全文看,以“怀念的年味”为题有什么好处?
(2)根据示例,请填充下表①~④空格的寓意。
食物名称 |
寓意 |
年糕 |
① |
酒酿 |
甜蜜(温馨、幸福) |
红枣 |
② |
桂圆 |
③ |
莲子 |
纯洁(高雅、清廉) |
汤圆 |
④ |
(3)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第④段写老夏不在的“伤感年味”的作用。
(4)④文中作者的“年味”是幸福的滋味,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过年是“变味”的,请举出“变味”的例子,并谈谈你的看法。
“变味”的例子:
看法: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火星为什么是红色的
罗杰•拉苏尔
①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火星是唯一的红色星球,火星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②火星的红颜色是由以红赤铁矿形式存在的氧化铁或三价铁形成的。地球上有很多锈红色的岩石,其形成需要氧气,而氧气源于生命。最早的证据来自西格陵兰岛上有38亿年历史的条状铁层,对应着光合蓝菌兴衰的生长周期,蓝菌以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为生,将氧气作为废物排出。
③但是据我们所知,火星上没有蓝菌,其大气中有少量稀罕的氧气﹣﹣只有0.13%,二氧化碳在其大气中占了最大的份额﹣﹣95.3%,氮气占2.7%.那么,产生火星中赤铁矿晶体的氧气从何而来?
④最有可能来源于水。
⑤通过火星车于十年前拍摄的冰云,我们知道火星上有冻结的水,冻结的水位于火星的南极附近的地表下的1米处,埋在其极地冰盖明亮的冰川下面。当年,“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发现,火星表面确实有纵横交错的水道,这是富含液态水的迹象:它们还传回了冰蚀谷、蜿蜒小溪和卵石印迹的图象,证明火星上曾经是有水的。
⑥火星上有水的更多证据来自“好奇”号传回了其在盖尔陨石坑着陆点的图片,图片中有均匀的层状岩体,这是典型的在湖底形成的沉积物。在此之前,“好奇”号钻探了一块名为“坎伯兰”的火星岩石,岩石的矿物质中含有水分子。通常,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有时一个或两个氢分子会被一个较重的氘原子替代,大约每3200个氢分子中会有一个被氘原子替代。在火星表面,正常液态水可以蒸发,而重水分子则留在其表面,由于重水分子与正常水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使我们能够测量出火星上的水存在了多长时间;以及火星上曾经有多少水。
⑦“好奇”号发现在大约40亿年前火星上就有液态水,这些水最终成了地下冰吗?我们一直想知道答案。
⑧前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刊登了他们的发现,用基于地球的红外望远镜观测火星大气,他们测量出了在极地冰盖处有多少重水被冻结了,利用这个数据,他们计算出火星表面曾经有2000万立方千米左右的水﹣﹣比北冰洋的水量还多,但是现在的情形是,这些水只有13%变成了目前火星两极的冰,另外的87%已经消失在太空了。
⑨因此,我们相信,在某个时期火星上曾经有液态水,但是水从何而来?有两个可能的答案:一是火星在形成时产生的水;二是载冰彗星和小行星带来的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确切的答案。
⑩可见,水是产生火星中赤铁矿晶体的氧气最有可能的来源,也是火星之所以为红色的最基本的条件。
(摘自《读者•校园版》2017年3月,有删改)
(1)下列关于“火星是红色的”形成要素,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红赤铁矿形式存在的氧化铁 B.以红赤铁矿形式存在的三价铁
C.火星大气中占最大份额的二氧化碳 D.产生火星中赤铁矿晶体的氧气
(2)下列概述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火星车传回的冰蚀谷、蜿蜒小溪和卵石印记的图象,证明火星上曾经是有水的。
B.火星上水存在的时间及水量测量的依据是重水分子与正常水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火星表面曾经有水,但这些水只有少部分变成目前火星两极的冰,另外的大部分已经消失在太空。
D.火星上曾经有液态水,水的来源是火星在形成时产生的水以及载冰彗星和小行星带来的水。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说明对象看,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从语言特色看,本文属于平实说明文。
B.说明文有时间、空间、逻辑三种说明顺序,从全文内容来看,本文属于时间顺序。
C.第①段中加点词“唯一”不能去掉,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D.第⑧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内容具体准确、浅显易懂。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的人生是一场冒险
【美】乔•昆南 陈丹丹译
阅读的人生是一场没有地图的冒险,旅途中遇见的知音有时出乎你的意料,其中也许包括你的孩子。我的两个孩子打小都热爱阅读。如今他们已经长大,所以我们可以交换彼此关于阅读的趣闻逸事。比如,我们对高中的课程安排都有着很强的厌恶。
我15岁的儿子把《双城记》带回家以后,就一直咬牙切齿。这是他的暑假阅读作业。据他所说,对狄更斯的阅读强行军枯萎了6月、毁灭了7月、摧残了8月。“‘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嘿,我说,二者必居其一,干脆点好吗?”他在暑期报告里这么写。于是,9月报到那一天,当他的老师告诉开会的家长们,我们才华横溢、热情满满的孩子们是多么热爱狄更斯,我就知道她是在骗人。我不管其他学生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的孩子恨死《双城记》了。
几十年来,好心的教育学家一直在破坏孩子们的暑假,强迫他们读《红色英勇勋章》这类小说。也许这些书是我们文明的基石,但它们显然一点都不好玩。美国人平均一年读书不超过4本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14岁时被迫痛苦阅读《呼啸山庄》留下的情感创伤。我就一直没能从阅读《还乡》的痛苦经历中恢复过来。不仅因为托马斯•哈代阴郁的视野、令人窒息的文笔让我觉得阴冷、窒息,还因为那是我头一回见识老师无限残忍的力量。如果我的老师还有一丁点儿人性的话,就应该让念高中的我们读《麦克白》,或者《高卢战记》,起码它们会多维持一会儿男孩子的兴趣。但是,强迫我们写一篇完整的读书报告,此书的作者又是个从不允许一丝阳光洒进作品的19世纪作家,这种强硬的手段对学生太残忍了。
离当年我被逼着向哈代投降已过去了45年,但“臭名昭著”的暑假阅读清单仍然存在,真是奇怪。我不是说学校要求学生在假期读书就一定是坏事:补充文化就像补充维生素,强迫要比放任来得效果好。我只是觉得奇怪,这个社会已经抛弃了其他高尚的文化准则,但为什么仍然允许成年人毁掉他们的暑假,强迫他们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那些毫无意义的花言巧语,或者《炼金术士》这种麻痹心灵的媚俗小说?
但是,这个体系似乎还运转得不错。前阵子,我在我认识的高中生里开展了一次不太正式的调查,让他们评价过去几个假期里读过的书。调查的结果令我感到震惊。和我交谈的孩子们过去几个假期读的书还是可以算作“好”书一类。不过他们没有因为这些书而激动得冒泡,他们用“嗯,还挺好玩的”来形容《贝奥武夫》。但是,没有人提到过《还乡》这本仍然出现在众多阅读清单上的书。学生没什么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也承认喜欢老师让他们读的书。不过他们说,如果能让他们安静地阅读,而不是像验尸一般分析解读,那就好了。
后来就连我儿子﹣﹣在大学读古典文学﹣﹣似乎也意识到,暑期阅读总的来说是种宝贵的经验。
“我很讨厌《双城记》,但读到最后我改变了看法,”几年之后他告诉我,“我不喜欢里面的人物,历史背景也是胡扯。但看到西德尼•卡顿被推向断头台,我赞叹这个结局不错!读第二遍的时候我真心喜欢这本书了。”
“你还重读了《双城记》?”我大吃一惊,“你不是一直在抱怨这本书有多么可恨吗?”
“不错,”他回答道,“是没有《远大前程》好,但是最后25页很惊艳啊。”
儿子的坦白令我意识到,有必要重新评估我对暑期阅读的一切看法了。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请解释文章标题的含义。(含标点限 60个字内)
(2)根据文意,你认为作者会如何“重新评估自己对暑期阅读的看法?请写出3点。(每点含标点限40个字内)
(3)文中表达了不同人关于暑期阅读的不同看法,你最赞同其中哪一个观点?为什么?(含标点限80个字内)
阅读下面葛针玉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下列各题。
饮料之家
①“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和妈妈……”这首经典的《我爱我家》就是我家的真实写照。
②老妈,我家的“女王”(A).怎么说呢,就像肯德基里的至尊汉堡,必胜客里的超級披萨一样。她一句话,全家集体服从,不管老小,她都治得了。
③老爸空有一家之主的名号,除了户口本上“户主”的称号外,似乎也没什么实权。当然了,他可是“模范丈夫”(B)哦!
④我在我家排行老三咧!唉,虽说咱家一共只有四个人,但好歹也有一个人归我管嘛!我,一家人的开心果,妈妈眼里的女悟空,爸爸心中的乖乖女,弟弟口中的好姐姐,邻居们笑谈的疯丫头(这年头,活泼不是罪)。
⑤弟弟么,和我一对照,整个一小开心果!
⑥下面,我就要隆重推出我的“饮料之家”了!
⑦老妈,“咖啡女王”,百变主妇。她是王中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忍得了辛苦,经得起表扬。家里大小事务她一手包办,由上而下打理得井井有条。老妈是一个集心灵手巧、干练于一身的女人。咱家一向是“有她在,没意外”。不过,说她是咖啡,就是因为,她这个人呀,能一下子让你飞上云端,甜到心眼儿里;也能让你体会从云端跌入谷底,备受煎熬、苦不堪言的滋味。
⑧老爸,“营养快线”,三好男人。老爸可是一等一的好丈夫。对老婆的命令,他是绝对服从,当然了,老妈的决策一向也是很英明的。妈妈经常抱怨,自从跟了他,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净操心。每每这时,老爸总会变着法儿哄老妈开心。正因为他们这种独特的夫妻相处之道,无论何时,我家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老爸是个一等一的好儿子。对奶奶,他是万分孝顺。每次外出回来,总少不了带给奶奶的东西,像衣服啦,补品啦。奶奶总会说他“太浪费了”(C),但爸爸从没有变过。爸爸还是个一等一的好爸爸。谁说男儿不能“心细如针”(D)?每次只要他一回来,弟弟准会一刻也不停地缠着他。自然,当天弟弟的一切琐事就都归到他的名下。此时,妈妈便游手好闲地一旁歇着去了。对我来说,爸爸是妈妈那边下暴风雨时最牢靠的避风港。即使是在快要被老妈唾沫淹死的情况之下,他也能瞬间变出一个救生圈,护送我安全抵岸。老爸就像“营养快线”一样,一口喝下去,满嘴里尽是浓郁的奶香。
⑨弟弟,清一色的“红牛”系列。调皮、捣蛋、机灵鬼,让老妈费尽了心。他身上总像有着用不完的活力,散发出一股好闻的蓬勃的朝气,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妈妈总是这么感慨道,咱家就数他最皮了!我只要一放假,铁定没个安宁。姐姐长、姐姐短的。爸妈有时也拿他没办法。(当然,关键时刻,老妈会采取特殊手段制服他)
⑩哈哈,主人公闪亮登场!我,不用说,清新透凉的“雪碧”,让你爽到心里。其实,邻居奶奶、阿姨们都很喜欢我的哟。我是一个性格阳光、活泼开朗的女生,人缘极佳,幽默风趣。不管到哪儿,好像都能交到朋友,厉害吧?不过,在家里,我一般是被老妈指责的时间更多。这个啦,那个啦,哎呀呀,烦死啦!
⑾多滋多味的生活才更加有趣,不是吗?像我家这样又酷又炫的饮料之家,你羡慕吗?
(1)文中A、B、C、D四处的引号,必须使用的一处是
(2)下列对文章划横线语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⑧段的“游手好闲”改为“优哉游哉”。
B.第⑪段的“多滋多味”改为“五味杂陈”。
C.第①段改为“《我爱我家》这首经典歌曲中的‘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和妈妈……’就是我家的真实写照”。
D.第⑩段的“人缘极佳,幽默趣”改为“幽默风趣,人缘极佳”。
(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应该扣题,而第②段到第⑤段的内容与“饮料之家”内容无关,应整合到⑦﹣⑩段相关内容中去。
B.文章内容有详略不当之处,应重点写文中称为“主人公”而且要“闪亮登场”的“我”而不是父亲。
C.第⑨段的表述思路不够清晰,应先写优点,后写“缺点”,调整有关语句的位置。
D.文章结尾应多加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更明确地点明文章的旨意,文章的立意也应进一步挖掘使之更有意义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