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用细胞工程制备人抗抗原A单克隆抗体(单抗)的过程。请回答41~46题:
41.生产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是:
A.动物细胞培养 B.动物细胞融合
C.动物组织培养 D.动物体细胞杂交
42.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43.下列有关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完成①过程的病毒具有侵染细胞能力
B.②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③过程可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D.④过程需用抗原A进行筛选
44.下列有关单抗应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单抗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B.单抗可作为诊断的试剂
C.生物导弹利用了单抗的导向作用 D.单抗药物制剂不可单独使用
45.动物细胞中的基因一类是维持生存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跃状态;另一类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在上图中④过程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中,下列4个基因处于打开状态的有:
①胰岛素基因 ②ATP合成酶基因 ③RNA聚合酶基因 ④抗体A基因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6.细胞合成DNA有D和S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B细胞中有这两种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骨髓瘤细胞中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加入氨基嘌呤的试管中混合,电激促融,则试管中细胞的种类数和能增殖的细胞种类数分别是:
A.3和1 B.5和3 C.5和1 D.3和3
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
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
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
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分子手术刀”、“分子缝合针”和“分子运输车”分别是
A.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连接酶 |
B.噬菌体、质粒、DNA连接酶 |
C.限制酶、RNA连接酶、质粒 |
D.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J/(cm2·a) |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和被丁利用 |
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 |
下图表示A、B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C.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500人
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高
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表中NP=GP—R。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GP) |
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 |
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R) |
|
① |
15.91 |
2.68 |
13.23 |
② |
871.27 |
369.69 |
501.58 |
③ |
0.88 |
0.34 |
0.54 |
④ |
141.20 |
62.07 |
79.13 |
⑤ |
211.85 |
19.26 |
192.59 |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
B.④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其粪便中
C.若本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
D.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