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
|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 C.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 D.形成原电池后,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键是晶体中的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吸引力 |
| B.Na2O,MgO,Al2O3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Na2O < MgO < Al2O3 |
| C.HF、H2O、NH3比同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因为它们分子间存在叫氢键的化学键 |
| D.CH4、CCl4、CH3Cl、NH4+、P4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
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钵熔点低 |
| B.离子晶体中一定含金属阳离子 |
|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
| D.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 |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2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
| C.1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 | D.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
下列物质的除杂方法中,合理的是()
①SO2中混有的SO3杂质可以让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除去;②K2CO3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③乙烯中混有的SO2气体可以通过溴水除去;④金属铜中含有的少量银和锌可以通过电解精炼的方法除去;⑤KNO3中含有的少量NaCl可以通过重结晶的方法除去。
| A.①②④ | B.①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元素,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以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
| B.镓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 |
| C.镓与锌、锡等金属制成合金,可提高其硬度 |
| D.镓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这是因为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