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该字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便由人变猴的意蕴。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 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 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 |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用财”之效益在于( )
A.规定政府活动的方向 |
B.决定政府活动的性质和宗旨 |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
D.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对财政和税收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二者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③二者都具有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 ④税收越多,财政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主要的区别是( )
A.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来源 |
B.税收有法律作保障 |
C.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
D.税收是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 |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从孔子的话中正确的一面,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必须高度重视生产问题 |
C.必须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
D.必须严格防止劳动者出现收入差距 |
在不少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超过了公有制经济,这种现象表明( )
①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切合实际的
②非公有制经济加快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④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开始占优势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