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2011年3月15日央视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是继“三鹿奶粉”事件后震惊国人又一大事件。瘦肉精的成分是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C12H19Cl3N2O,瘦肉精是一种 (填“有机”或“无机”)物,它含有 种元素,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_个原子;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2)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 或 (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 | B.肥皂水 | C.纯碱水 | D.糖水 |
(3)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揉面团时需加入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让它们相互作用产生 气体,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纯碱或小苏打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酸性物质,如 ,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颜色发黄。
(4)工厂常用稀盐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
我国有丰富的钛铁矿资源,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利用钛铁矿可以提取金属钛。以下为某化工企业从钛铁矿中提取金属钛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①中反应为2FeTiO3 + 6C + 7Cl22X + 2TiCl4 + 6CO,则X为;
(3)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
(4)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Ar的作用是。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中仪器a名称是。
(2)在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按照产生气体的流向从左到右的顺序,在上述仪器A~F中选择连接一套实验装置(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用该套装置在实验室还能制取其他气体,请写出一个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氨气(NH3)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通过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若用G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从端进入(填“b”或“c”)。
(5)某学习小组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氨气的性质,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填编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6)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图2),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是(填编号)。
A.水和浓硫酸B.水和氯化钠固体
C.水和硝酸铵固体 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如图所示,若将稀硫酸比作初三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三层时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二层时的氧化铁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一层时的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以上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现有H、C、O、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②工业上炼铁的气体;
③炉具清洁剂中的碱是; ④发酵粉成分之一的小苏打。
(2)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下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①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②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的原因,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 + O2 + + H2O = Cu2(OH)2CO3
③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出银的微小晶粒,生成了红棕色的液溴(Br2)使玻璃呈现暗棕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6.8 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 g。试计算
(1)生成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____ g。
(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