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是近段时期社会热议的话题,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改革.创新”话题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探究一 改革】
甲组同学收集材料:
“十一五”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不容置疑,但不可否认,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整体改善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我们的改革不能等、不能拖,需要加快。当下,我国改革正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全面改革,尤其要加快推进涉及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城乡管理等社会改革,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班级主持人提问:(1)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加快推进全面改革的必要性。
乙组同学收集材料:
广受关注的2011年省“两会”,于1月中旬相继落幕。省“两会”期间,就如何推进福建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问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给予高度的关注。
班级主持人提问:(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应如何履职。
【探究二 创新】
丙组同学收集材料:
“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广东省省长曾高度评价深圳的“6个90%”现象,即9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生产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班级主持人提问:(3)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的经济意义?
丁组同学收集材料:
加快自主创新,归根到底还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令国人汗颜的“钱学森之问”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质问。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号召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这样才能为自主创新储备足够的人才。
班级主持人提问:(4)请从文化生活角度为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GDP是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在一年内所生产或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的总和,但是,资源消夏与污染大环境的成本并未在一般的GDP核算中得到反映,甚至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也能增加为GDP作出“贡献”。因此,在GDP中扣除资源消夏与环境污染之后的“绿色GDP”,更能反映经济增长的真实状态。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新概念。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起,“绿色GDP”将成为考核官员绩效的指标,对地方省级官员将实行“一票否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环保总局重视“绿色GDP”考核的正确性。(12分)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这‘主题,提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请简要分析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理论依据和意义。(13分)

(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嫦娥”工程是我国在发展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对引领中国科技和文化不断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材料二:下面是广东省某中学高二(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就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的讨论,部分同学观点摘录如下:
学生甲: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学生乙:科技创新没有止境
学生丙: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当为人民服务
学生丁:发展科学技术可以随心所欲……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生活与哲学》知识,对上述同学对待科学技术的观点进行评析。
(16分)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8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 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 ,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直部分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既可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
运用政治常识分析上海市政府的做法。(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