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I、II题
I.下图一表示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CO2充足),西红柿植株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图二表示春末晴天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5~8h间,使呼吸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密闭容器内 。
(2)图二曲线丙中,A点植株细胞内能生成ATP的场所有 。曲线乙的峰值低于曲线甲,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阶段较弱。
(3)图二中, A、C、D三点,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
(4)植物在无氧条件下可以进行厌氧呼吸,酵母菌也可以吗?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若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则它厌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CO2;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会与酒精发生反应使溶液变成灰绿色。
实验器具和试剂:如a~d所示实验装置,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等。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
实验组的装置序号: ;对照组的装置序号: 。
②请写出检测该实验结果的方法。
。
II.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和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作用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从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分析,图示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免疫细胞属于 。
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 ,神经递质由此释放方式属于
(填物质运输的方式)。
(2)研究表明,精神过度紧张会导致T细胞活性降低,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若图示的免疫细胞为T细胞,其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为____________,该类物质在体液免疫中的主要作用是 。
(3)目前普遍认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在人和高等动物体中, 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生长激素,还分泌____________等激素来调节其他内
分泌腺的活动。
(原创)在转B基因(B基因控制合成毒素蛋白B)抗虫棉商品化的同时,棉虫对毒素蛋白B产生抗性的研究也正成为热点。请分析回答:
(1)棉虫对毒素蛋白B的抗性增强,是在转B基因抗虫棉的选择作用下,棉虫种群中抗B基因的结果。为减缓棉虫种群对毒素蛋白B抗性增强的速度,可以在抗虫棉田区间隔种植。
(2)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由D基因控制合成)可抑制昆虫肠道内蛋白酶活性,使害虫减少进食而死亡。研究者将同时含B基因和D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导入棉花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棉。与只转入B基因的转基因棉相比,棉虫种群对此转基因棉抗性增强的速度减缓。
(3)从防止抗虫基因通过花粉扩散至其他近缘植物中,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理论上可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细胞的(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4)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其中B基因和D基因始终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①植株I相关基因位置如图1,该植株自交,F1中长纤维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为,能够稳定遗传的长纤维抗虫植株的比例是。
②植株II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3:l,则植株II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填图2中编号)。
③植株III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植株III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随后说:“有点疼”。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 a是神经元的__________(填“树突”或“轴突”)。
(2)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
(3)某人感觉到痛并说:“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________中枢以及言语区的________区参与调节。此外伤害性刺激,还会引起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
给某盆栽植物合理施肥后,再过多浇水,结果发现叶片变黄,且长势较差。某学习兴趣小组对其成因和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将该植物种植在完全营养液中,研究发现若向营养液中通入足量空气,则植物生长正常;若不通空气且液面覆盖油层(植物不吸收不利用),则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上述症状。
(1)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研究发现,在上述不通空气的实验中,在一定时间内,液面下的植物部分释放CO2的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该植物的无氧呼吸最终产物有_________和能量(ATP),液体中的氧气被植物消耗尽在______(a点以前/a点/a点以后)。
(3)叶片变黄的原因可能是影响到根对_______等元素的吸收(除CHO以外的两种元素),导致叶绿素合成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测出叶片附近CO2含量变化规律如上右图所示,与正常叶片在同种情况下相比,A、B两点已经分别向__________移动了(不考虑叶片变黄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4分)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 TGACATTA;R:ATAAGCA 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3)已知抗旱性(R)和多颗粒(D基因控制)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型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
①F2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早敏型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型植株的比值是。
③某人用一植株和一旱敏型多颗粒的植株做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性状的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1:1,多颗粒:少颗粒=3:1。若只让F1中抗旱多颗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性少颗粒(Rrdd)和旱敏型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性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
(16分)Y形迷宫(图1)内有红灯和电刺激装置,当分别按下各臂按钮时,相应臂的红灯就会亮起来,此时该臂不通电成为安全区,另外两臂及中央交界区均在短时间后通电成为电刺激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通过_______完成,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______________ (单向/双向)传导。
(2)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处于外正内负的______________状态,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产生_______。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如图2中曲线所示,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
(4)该实验中某溶液_______ (可以/不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
(5)请在图2中画出动作电位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