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
A.社会性 | B.群众性 | C.阶级性 | D.广泛性 |
根据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政府工作报告》被修改15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7处。这说明()
①国务院要对全国人大负责
②全国人大与国务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是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代行其部分职权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C.人民代表大会 | D.各级人民政府 |
2010年国庆之后,全国各地水价“涨声一片”,围绕着新一轮水务改革亦产生了不少争论,“不能因为穷人喝不起水就不涨价”的说法更引来强烈质疑。某校高三同学注意到这一情况,围绕“水价的形成和水务改革”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某网站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甲方:水资源费之前价格是比较低的,水价不上调,实际付出的是环境代价和人们的健康代价。
乙方:水作为生活必需品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其价格的调整需审慎稳妥,不可盲目一刀切。
(1)你是赞成甲方还是乙方观点?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你赞成的理由。
(2)水价应如何形成?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8分)
阅读郑板桥的《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余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诗中的“百二钱”是货币在发挥如下作用()
A.价值尺度 | B.贮藏手段 | C.流通手段 | D.支付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