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
A、改革开放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大跃进”时期
黄宗羲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指朱元璋)罢丞相始也。”据此可知,黄宗羲主张( )
A.反对纲常名教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C.加强中央集权 | D.限制君主权力 |
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 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
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 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
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
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灏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分 |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往往凭借历算、地理、火炮等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利用当时中国士大夫的( )
A.程朱理学 | B.阳明心学 |
C.经世致用之学 | D.考据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