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地区,“其曰番钱者,则银也,来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鸟兽、人物形者,泉漳通用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 )
A.明政府尚未实行“海禁”政策 | B.泉州、漳州成为全国外贸中心 |
C.福建银元铸造技术发达 | D.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
下表是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对表中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 (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
民国前期 |
1912—1920 |
13.4% |
一战后 |
1921—1922 |
-4.5% |
国民政府前期 |
1927—1936 |
8.7% |
抗战时期 |
1937—1945 |
-2.45% |
解放战争时期 |
1946—1949 |
-0.68% |
A.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在取得了较好发展
B.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出现了持续发展
C.日本侵华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
D.持续的战事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A.盐铁官营制度 | B.“海禁”政策 | C.商帮的出现 | D.重农抑商政策 |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培育了市民阶层独特的文化品位。下列文化成果能较好地反映宋代市民阶层文化品位的有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旧唐书》记载,(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扬州的信息是
A.地处交通要道 | B.出产精美工艺品 |
C.是繁华的都市 | D.市场受官府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