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的压力在清代即已显现。下表是清朝前期人口的粗略统计情况

材料二 人口的压力使得许多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
马尔萨斯(1766-1834)在《人口论》中认为,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更为强大,并断言人口在无妨碍时,以1、2、4、8、16…… 的几何级数率增长,而生活资料则以1、2、3、4、5…… 的算术级数率增长。他认为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二者出现不平衡时,自然规律(如衰老、事故)能使二者一定程度恢复平衡。他认为还有强制恢复平衡的手段,一种是战争、灾荒、瘟疫等;另一种是道德限制和罪恶(马尔萨斯所指包括堕胎、节育、谋杀和同性恋)。他还认为那些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并且建议对劳动群众和贫困阶级采取道德限制(包括晚婚和禁欲)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马尔萨斯根据上述基本观点引申出几点结论:①贫困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②只有私有制才能消除人口的过快增长。③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的支配,工资水平随人口的增减而变动。④济贫法可以促使人口增长。
1957年我国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提出了要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观点,但被康生等人扣上了“马尔萨斯主义”的帽子,一度受到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马寅初得到平反,其计划生育理论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马寅初认为,为了要扩大生产和再生产,加速资金积累,加速工业化的进程,应该降低消费比例,这就必须把人口控制起来。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扩大轻工业原料的来源,提高粮食的消费水平,以及为促进科学研究事业,他认为“亦非控制人口不可”。他指出,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要依靠普遍宣传,使广大群众都知道节育的重要性,并能实际应用节育的方法,同时大力宣传早婚的害处,迟婚的好处。如果控制人口的力量还不够大,自应辅之以更严厉更有效的行政力量,国家理应有干涉生育、控制人口之权。
材料三  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一百万移民。……一般说来,英国移民前往英帝国的自治领(指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和美国;意大利人前往美国和拉丁美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前往拉丁美洲;……除很大一部分人通入亚洲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820—1939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材料五  2008年出现的世界金融海啸打乱了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步伐,企业的倒闭和裁员浪潮揭开序幕,许多农民工被迫返乡,一些内陆省份现在面临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到2010年,虽然珠三角经济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出现“用工荒”,但是内陆省份依然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朝前期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经济原因。
(2)根据材料分别指出马寅初与马尔萨斯主张控制人口增长的时代背景和目的,并谈谈你对人口增长问题的认识。
(3)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一时期欧洲海外移民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指出1820—1939年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的变化主要是什么?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内陆省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新时期中国在吸收世界现代文明方面出现了哪些新变化?(4分)
材料二全国人大政协召开情况表

届次
时间
届次
时间
第三届全国人大
1965.2
第三届全国政协
1959.4
第四届全国人大
1975.1
第四届全国政协
1964.12
第五届全国人大
1978.2
第五届全国政协
1978.2
第六届全国人大
1983.6
第六届全国政协
1983.6
第七届全国人大
1988.3
第七届全国政协
1988.3
第八届全国人大
1993.3
第八届全国政协
1993.3

材料三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摘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据此指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
材料四近30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口减少到2300多万人。1978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2006年末已突破1万亿美元。
——以上材料摘自胡锦涛、温家宝演讲稿
(3)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英国卫报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解释这一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摘自《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材料二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
——摘自《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震林)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原因何在?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

2005年7月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双方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中俄两国元首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中国人民探索救国的道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毛泽东曾经讲了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俄国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开辟了中国新的革命道路。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借鉴俄国经验,开辟中国革命新的道路的?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苏联不应该走这条旧路。苏联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为了加快工业发展,斯大林认为必须采用行政手段保证多积累多投资。头两个五年计划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4.2%和82.8%。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下册)
(2)依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哪些做法与苏联相似?起到了什么作用?

以下两图分别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工业发展状况:

图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图二:一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根据上述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工业结构看,两个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2)从地域分布上看,两个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又有什么相同点?原因是什么?
(3)上述对工业结构和工业地域分布的分析,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有何启示?

下表是某个家庭1970年的有关材料,阅读后写一篇18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由表及里,连贯成文。

票证名称
配额
票证名称
配额
粮证
大人27斤/月
小孩17斤/月
豉油票
1两/人·年
食油票
3两/人·月
煤油票
5两/人·年
肉票
5两/人·月
肥皂票
2块/人·年
鱼票
5两/人·月
火柴票
5合/人·年
豆腐票
1斤/人·月
布票
3尺/人·年
豆豉票
1两/人·年
棉花票
1斤/人·年
白糖票
1斤/人·年


老红军特殊供配

中秋
春节
月饼
4个
腊肉
1斤
香烟
1条
香烟
1条
茶叶
半斤
茶叶
半斤

1只

1只

1只

一只

每月买二次,每次一斤,买肉时尽量买肥一点的,母亲把肥瘦一起切成碎末在锅里煎出油,把油和香喷喷的肉碎分开装好,煮菜时放些猪肉和肉末,要分好几天来用,每餐菜盆里难见肉末,但也能食肉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