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由H、C、O、S、Cl、Na、Ca等7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若A~D均含一种相同元素,且A、B、D均为氧化物, 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B的化学式为 , 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D均为化合物,且D、B、A、C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B和D在生活中常用于灭火,B的化学式为 ,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A~D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有如右图所示的实验,C、D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若关闭K2打开K1,将D中溶液滴入A中,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 B中溶液变浑浊;此时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广口瓶中液体进入C中,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则D为 ,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净水器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氯化铁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 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①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0 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减少溶剂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运动的特殊视角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
(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从微观的角度考虑。水分解过程中发生改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过氧化氢分子与水分子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3)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写出防止水污染的一种措施 ___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鸡蛋、脱脂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为了防止佝偻病及发育不良,幼儿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________元素的食品。
(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3)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功能。
(4)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家用燃料。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与煤(按C计)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
1 g物质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 |
1 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
CH4 |
2.75 g |
56 kJ |
C |
3.67 g |
32 kJ |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序号)。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着金属及金属材料。
(1)金属钛(Ti)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地壳中的钛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防止铁制品锈蚀需要了解铁锈蚀的条件。铁锈蚀的条件是。
(3)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实验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别回收银和铜,设计如下方案。
先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其成分为____。再对滤渣A按如下流程图处理:
①先再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
②含有硫酸亚铁的滤液有(填框图中字母)。
③如果在过滤操作中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未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滤液的浑浊的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