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计划经济体制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7年后,重庆的卷烟厂应运而生,迅速发展,逐渐占据了外国厂商生产的卷烟和国产外地烟在重庆的市场。重庆卷烟厂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抵制日货 B.抗日战争造成重庆交通不畅
C.民族企业获得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D.抗战前线将士需求大增

“罗霄山脉的中段,有一座雄伟的高山……你是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史上,在歌词中涉及的地区()

A.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开始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D.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浙江大学教授高力克说:“中国启蒙的深层动力正是‘救亡’,与欧洲人文主义式启蒙相比,中国启蒙毋宁说是一种落后民族寻求富强之道的‘救亡型启蒙’。”下列事件或理论成果不符合“救亡型启蒙”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思想 C.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

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期,西方对华输出的商品滞销。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认为原因在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太少。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
①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较低②中国当时社会动荡,人民购买力较低
③中国政府公开抵制外国商品④中国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道:“八百里兮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根据当时社会背景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经济凋敝 B.表达了作者恢复中原的愿望
C.当时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D.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混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