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扩展,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日益明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材料二 工业生产的上升(以1913年为100%)

材料三 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同样,在普鲁士,1911年时,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295马克。……相形之下,中产阶级买得起较好的住房和食物,……能使自己的子女受到充分的教育。在社会顶层,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伦敦、纽约、上海三地的城市化进程。三地城市化的进程、程度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纽约、上海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所反映的状况?
(3)材料三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 法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 儒家学说 D. 墨家学说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 人与人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国与国的关系 D. 夷夏关系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其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促进官办学校的发展 B.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C.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 D.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