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集到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时即可发生受精作用 |
B.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细胞的过程 |
C.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都在卵巢内完成 |
D.新个体的性别在受精作用完成时已经被决定 |
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图: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推断正确的是( )
A.甲为BbXAYB.乙为BBXAY
C.丙为BBXAXAD.丁为BbXAXA
已知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则下列有关基因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残翅♀与长翅(纯合)♂杂交,若F1雌雄均为长翅,说明相关基因不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 |
B.灰身(纯合) ♀与黑身♂杂交,若F1雌雄均为灰身,说明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C.红眼(纯合) ♀与白眼♂杂交,若F1雌雄均为红眼,说明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D.萨顿提出了“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下列概念图中错误的是( )
A.①④⑤ | B.①③④ |
C.⑤⑧ | D.⑦⑧ |
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 |
B.该实验证明了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C.该实验证明了激素类似物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µmol/L |
D.若探究类似物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4组实验 |
下列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描述是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
B.种群间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 |
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
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