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和美籍华人钱永健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GFP会发出绿色荧光,该蛋白质在生物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实验中是做为       基因。
(2)在②过程进行转基因体细胞的筛选时,比较简易的筛选方法是       
(3)在④过程培养重组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   等。
(4)以上培育过程中应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等。
(5)在以上③核移植过程中,乙兔提供的细胞应是  ,移核之前要对此去核的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果皮色泽是柑橘果实外观的主要性状之一。为探明柑橘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利用果皮颜色分别为黄色、红色和橙色的三个品种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甲:黄色×黄色→黄色
实验乙:橙色×橙色→橙色∶黄色=3∶1
实验丙: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2∶1
实验丁: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4∶1
请分析并回答:
(1)上述柑橘的果皮色泽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色是隐性性状。
(3)若柑橘的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丙中亲代红色柑橘的基因型是,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4)若亲代所用橙色柑橘的基因型相同,则实验中亲代和子代橙色柑橘的基因型共有种,即

如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2为能量流经某种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甲和乙之间碳的传递形式是
(2)图1中鹰和蛇的种间关系为,鹰的营养级为
(3)如果鼠种群的死亡率较高,则鼠种群数量一定会下降吗?,试分析原因:
(4)若图2为能量流经蛇种群的示意图,其中的A表示蛇的摄入量,那么B表示蛇的。要保证蛇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B的倍。

请根据下表所列实验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观察记录
A
稀释的鸡蛋清
双缩脲试剂
颜色反应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细胞染色情况
C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0.3 g/mL蔗糖溶液、清水
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
蔗糖溶液
斐林试剂
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E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细胞的有丝分裂
F
菠菜叶
无水乙醇、层析液
色素带的数量与颜色

(1)A~F六组实验中,组实验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应调节螺旋,直至看清楚物像为止。
(2)A组实验反应后所观察到的颜色是。在B组实验中观察到细胞质被染成了红色,说明细胞质中存在
(3)在D组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
(4)E组实验的装片制作流程中,解离、压片的共同作用是;F组实验进行色素层析操作时,要注意
(5)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在C组实验中,预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的体积在实验中的变化是

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基因;而cDNA文库中含有生物的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小麦旗叶是小麦植株最顶端的一片叶子,科研人员对小麦旗叶发育过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注:“----”表示未测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叶片发育时期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
(mg/g·fw)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20


-2.7
B
新叶展开中
86
1.2
5.6
1.8
C
新叶已成熟
100
12.7
100
5.9


(1)B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吸收_____________少,影响光合作用过程。
(2)若将A时期的旗叶置于密闭恒温玻璃容器中,给与恒定的光照,一段时间后,A期叶肉细胞中,明显增强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增多。将C时期的旗叶置于密闭恒温玻璃容器内,连续48h测定容器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

⑶曲线分析,实验中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_________;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_________h时。
(4)小麦旗叶因叶面积大、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多,叶绿体中基粒数量多,对小麦籽粒的产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研人员认为,在小麦的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请补充完成以下科研实验设计思路并加以验证。
①在小麦的灌浆期,将旗叶和其他叶片分别包在密闭的透明袋中,分别通入充足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并始终保持25℃及给予合适的光照等条件。
②将小麦培养至籽粒成熟时期收获籽粒。
③检测、测定籽粒胚乳中_________的含量并计算比例。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科研人员的认识是正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