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 ( )

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 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护卫的“城”和商贸的“市”连称而来,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错误信息是

A.中国古代城市具备多种功能 B.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C.古代政治体系等级明显 D.历代政府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符合下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此资料来自

A.西周 B.西汉 C.晋 D.宋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我国最早发明的松土农具是

A.石斧 B.耒耜 C.铁锄 D.石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