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统治者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袜远人。”这表明南宋政府
A.积极鼓励发展造船业 | B.整顿交通,促进国内贸易发展— |
C.大力开辟国际市场 | D.重视海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 |
ABCD四位同学在看完动画片《西游记》之后有如下叙述,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唐僧带回的除了经书还有佛像、花果种子 |
B.别看他带回了这些经书,实际上没人看得懂,因为那都是梵文写成的 |
C.唐僧去的"西天"实际上是今天的印度半岛 |
D.哎,你别说,唐朝的皇帝还真够开明的,外国的东西都敢学 |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以民为本思想 | B.民族主义思想 |
C.民权主义思想 | D.民生主义思想 |
明清时期,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其中“新安”、“山右”分别指现在的()
A.浙江、山东 | B.广东、山东 | C.安徽、山西 | D.浙江、山西 |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它又称“灯节”“上元节”“元夜”“元夕”,早在西汉就在历法里确定为正式的重大节日,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据说源于某种宗教,可能是()
A.佛教 | B.道教 | C.天主教 | D.伊斯兰教 |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他从30岁左右开始授徒讲学,开创了儒家学派。”从这段简介中可知,儒家学派产生于()
A.公元前6世纪后期 | B.公元前5世纪后期 |
C.公元前6世纪前期 | D.公元前4世纪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