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机化合物结构如下,分析其结构并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其分子式__________。
(2)写出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中含有_____个不饱和碳原子,分子中有_______
_种双键,有___
_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4)一定与苯环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有________个,分子中C≡C—H键角为________。
作为高中生,学会利用我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重庆一中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一行四人,利用实验室老师提供的基本仪器和药品,自行购置了鸡蛋,食醋等生活用品,进行了如下探究。
I. 甲同学老家在山西,对儿时在家乡品尝到的山西老陈醋的滋味记忆犹新,跟随父母来到重庆后,总是觉得超市买到的醋不如儿时的味道,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以下信息:
①醋分两种,酿造醋和配制醋。正宗的老陈醋必须经长久时间酿造才得此美味,市场上多充斥着工业醋酸加水勾兑的配制醋。
②酿造醋国家标准为醋酸含量必须大于3.50 g/100mL,而配制醋国家标准仅为1.50 g~3.50g/100mL。
③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定了超市购买的食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
(1)请帮助张同学计算从超市购买的食醋中醋酸含量为_______g/100mL,属于____________醋(填“酿造”或“配制”)。(提示:醋酸摩尔质量为60g/mol)
(2)请写出醋酸与鸡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下图是重庆一中化学实验室浓盐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乙同学现用该浓盐酸配100mL1mol/L的稀盐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玻璃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2)经计算,配制100mL1mol/L的稀盐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盐酸的体积为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对所配制的稀盐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小于1mol/L,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
C.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
III. 丙同学对课堂上学到的胶体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1)他利用买来的鸡蛋的蛋清配制成溶液,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发现一条光束穿过鸡蛋清溶液,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将乙同学配制好的盐酸溶液加入到鸡蛋清溶液中,发现出现絮状沉淀,此现象称为_________。
IV. 丁同学试图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①利用丙同学用完后剩下的鸡蛋壳和乙同学配制好的稀盐酸溶液制备CO2;
②查询相关书籍后,设计了如下装置:
(1)B装置在此处____必要(填写“有”、“无”)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中的饱和NaHCO3溶液可以吸收______________。
(3)实验前测得C装置(含水)重量为50.00g,实验完毕后C装置(含水)重量为40.02g,D中量筒读数为10.0 mL,已知H2密度为0.09g/L(以上数据均已折合为标况下数值),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的字母填在下列空白处:
①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H4)2SO3 ![]() |
B.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 5Cl2↑+ 8H2O |
C.2C+SiO2 ![]() |
D.NH4NO3 ![]() |
E.Na2CO3+CO2+ H2O=2NaHCO3
F.MnO2+4HCl(浓)MnCl2+Cl2↑+ 2H2O
(2)对于反应:K2Cr2O7+HCl → KCl+CrCl3+Cl2↑+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平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及方向
____K2Cr2O7+____HCl ="____KCl" +____ CrCl3+____Cl2↑+____H2O
②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HCl为1.2 mol,则被还原的K2Cr2O7 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现有以下物质:①Al;②稀硫酸;③NaHCO3;④液氨;⑤盐酸;⑥蔗糖溶液;⑦无水乙醇;⑧熔融NaOH;⑨NaHSO4;⑩CO2,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写)
(1)可以导电的有;
(2)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3)请写出③的电离方程式;
(4)写出⑧中的物质的溶液与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①与⑧中的物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溶解平衡:
K2SO4·MgSO4·2CaSO4·2H2O(s)2Ca2++2K++Mg2++4SO42-+2H2O。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________和CaSO4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见右图。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①,
②,
③溶浸出的K+的平衡浓度增大。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CaSO4(s)+CO32-CaCO3(s)+SO42-。已知298 K时,Ksp(CaCO3)=2.80×10-9,Ksp(CaSO4)=4.90×10-5,计算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结合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均为常温下的数据):
酸 |
电离常数(Ka) |
酸 |
电离常数(Ka) |
CH3COOH |
1.8×10-5 |
H2CO3 |
K1=4.4×10-7 K2=4.7×10-11 |
HClO |
3×10-8 |
(1)上述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2)在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①CH3COONa、 ②Na2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序号回答)
(3)设计一个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的实验方案证明CH3COOH酸性强于碳酸(不用叙述仪器和具体操作)。
(4)向Na2CO3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钠盐,同时还有另两种钠盐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证明:向0.01 mol/L NaAlO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1 mol/L NaHCO3溶液,会产生白色胶状沉淀。据此推断CO32-和AlO2-两种离子中,结合质子(H+)能力较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