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NaOH 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 kJ•mol-1 |
| B.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 kJ•mol-1 |
| C.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 |
| D.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 |
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
|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现棕色 |
|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现无色 |
|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现中性 |
用惰性电极电解未精制的饱和食盐水,食盐水装在U形管内,结果很快在某一电极附近出现食盐水变浑浊现象。造成浑浊的难溶物主要是( )
| A.碳酸镁 | B.硫酸钡 | C.氢氧化镁 | D.碳酸钡 |
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
|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
|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硫酸工业可以用黄铁矿、硫磺或石膏为原料,其中以石膏为原料时必须和生产水泥结合起来。一种工艺是以石膏为原料先制得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石膏制SO2的反应是一个还原反应 |
| B.SO2转化为SO3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为提高转化率,工业上一般采取加压 |
| C.水泥工业要用纯碱为原料 |
| D.《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对以上的硫酸生产方式没有影响 |
如右图所示,小试管内盛有约3 mL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锥形瓶连通的U形管内盛有少量水(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沿小试管的内壁小心地慢慢倒入约3 mL 浓硫酸,静置片刻。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小试管内液体分成两层,上层蓝色,下层无色 |
| B.U形细管内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 |
| C.有少量的白色固体析出 |
| D.以上现象都没有,无明显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