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图9所示的自制楞次定律演示器定性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该同学将条形磁铁的任一极缓慢插入圆环______(填a或b),圆环向后退,从上往下看,系统作______(填顺或逆)时针转动。
(2)对能使系统转动的圆环,该同学发现:磁铁插入越快,系统转动状态变化越快,说明圆环受到的磁场力越___,产生的感应电流越__,感应电动势越__(填大或小)。而磁铁插入越快,圆环内磁通量变化越___(填快或慢)。故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成__比(填正或反)
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实验中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为m1,钩码质量为m2,并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中m1应远大于m2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用图象
(2)下图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小车与平面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大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过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
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 图中
表示的是时小车的加速度.
(2)某同学得到如图(c)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频率为50Hz. 、
、
、
、
、
、
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
cm. 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 ![]() ![]() ![]() |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
C.![]() ![]() ![]() |
D.为减小测量误差,![]() ![]() |
(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N
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圆盘加速转动时,角速度的增加量Δω与对应时间Δt的比值定义为角加速度β(即).我们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刻度尺、游标卡尺、纸带、复写纸来完成下述实验:(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A、B、C、D……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①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然后固定在圆盘的侧面,当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②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匀加速转动;
③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的半径如图乙所示,圆盘的半径r为cm;
(2)由图丙可知,打下计数点D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rad/s;(取二位有效数字,下同)
(3)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圆盘转动的角加速度大小为rad/s2;
(4)如果实验测出的角加速度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写出1条).
如图所示为一黑箱装置,盒内有电源、电阻元件,a、b、c为黑箱的三个输出端.为了探测黑箱,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几步测量:
①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测量a、b间的电阻;
②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测量a、c间的输出电压;
③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档测量a、b间的输出电流.
你认为以上测量中不妥的有:(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