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1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 A.增加30单位 | B.减少30单位 | C.增加10单位 | D.减少10单位 |
“老人跌倒,扶不扶?”某调查显示,44%的网友选择“不搀扶”,38%的网友选择“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会搀扶”。一位网友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关。”材料表明()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标准因人的立场而异
④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针对我国当前科技转化率低的“最后一公里”现象,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提出让基层在岗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收入水平与基层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相衔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工作今年要覆盖到所有的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要覆盖全部的乡镇。材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③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从整体着眼才能找到实现最优目标的途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城市被淹,雨大惹的祸;桥梁坍塌,超载惹的祸;CPI高涨,猪惹的祸;事件追责,临时工惹的祸……民众怨声载道,又是谁惹的祸呢?”这篇帖子折射出,某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政府公信力缺失,其背后便是价值观念的偏差。这表明()
| A.只有科学发展观才能决定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
| B.价值观的正确程度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 |
| 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
| D.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一定会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6万医疗卫生“大军”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与死神赛跑,掀起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救援。他们的事迹表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2014)“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