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
C.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
D.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
下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O2分
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H2O2的自然分解)。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
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pH=c时,e点为0 |
C.温度降低时,e点下移,d点右移 |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下面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氢的细胞器及氢的来源和用途比较,正确的
细胞器 |
来源 |
用途 |
|
① |
叶绿体 |
水的分解 |
还原五碳化合物 |
② |
叶绿体 |
水的光解 |
还原三碳化合物 |
③ |
线粒体 |
丙酮酸的分解 |
与氧结合生成水 |
④ |
线粒体 |
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 |
与氧结合生成水 |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右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
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
B.b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0 |
C.若将该植物置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5mg |
D.适当提高CO2浓度,则图中a点下移,b点左移,c点上移 |
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控制合成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下列有关线粒体DNA的叙述
中错误的
A.线粒体DNA能够进行转录和翻译 |
B.线粒体DNA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
C.若线粒体DNA受损,不影响神经细胞吸收K+ |
D.若线粒体DNA受损,不影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
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内质网膜 | B.②是高尔基体膜 |
C.③是叶绿体内膜 | D.④是线粒体内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