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 ( )
A.基因分离发生在减Ⅰ后期,自由组合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
B.基因分离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
C.非等位基因在减Ⅰ后期都会自由组合 |
D.遗传定律适合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图甲表示某环型DNA分子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完全酶切后的片段电泳结果若改变条件使其酶切不充分就有可能获得如图乙所示的电泳结果(Kb即千个碱基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DNA 分子全长至少为7Kb,该DNA分子中至少含有4个EcoRⅠ酶切位点
B反应时间越长,得到图甲结果的可能性越大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来自原核生物,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适当增加EcoRⅠ浓度,更可能得到图乙的结果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
B.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顶体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
C.受精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
D.胚胎从透明带内伸展出来的过程称为孵化 |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
B.过程②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
D.取F1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过程中,必须使用生长素使染色体加倍 |
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诱导融合,可用模型图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过程表示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则甲、乙细胞可用酶解法获取 |
B.若该过程表示体外受精,则甲、乙细胞都需要经过准备阶段 |
C.若该过程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则丙细胞是杂交瘤细胞 |
D.以上三个过程可以用同一种诱导剂诱导融合 |
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Dd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几种不同DNA片段?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应选用哪种限制酶?( )
A.4 ;MboⅠ B.3; MboⅠ C.4; BamHⅠ D.3 ;Ba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