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一首《爱我中华》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也说明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深得人心,符合我国的国情。
(1)填空:单一制国家具有全国只有一个_______________、一部___________、一种法律体系的特征。
(2)有人认为,世界上多民族的国家一般采用联邦制的结构形式,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应该采用联邦制。请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予以评析?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群大学毕业生到一家企业应聘。面试时,招聘者给每位同学发了一根一尺长的米尺,要求他们测量出20层楼的高度。有的同学一层一层地量,有的同学则利用几何繁琐地计算,虽然不限于既定的理解,仍然未能摆脱度量计算的理解;而小亚同学则完全突破了既定的理解,来到大楼管理处询问,并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最后,他被录用了。
(1)填空:小亚同学成功运用了发散思维,体现了思维发散的思路具有__________,思维发散的结果具有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思维发散是离不开方法与诀窍的,所以,思维发散只有依靠思维发散的技法。请运用思维的有关知识予以辨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划定了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 2030 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 2000 年不变价格计算)降低到 40 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 6 以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 2030 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 95 %以上。
(1)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
(2)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某校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8分)

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曲线,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中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

注: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环境污染还处于倒U曲线的左侧,且离拐点还有一定距离。
材料二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科技就是寻找更简单、更有效、更便宜的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科技部、环保部已启动“蓝天工程”,用科技手段支撑节能减排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1)读图,描述倒U曲线反映的人均收入与生态环境状况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说明我国发展科技的经济意义。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多种农产品价格在短时间内轮番大幅上涨。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近年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增长,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大势所趋;同时,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一些商家的恶意囤积和疯狂炒作等,也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
材料二按国务院稳定物价通知要求,我国各级政府连出“组合拳”平抑农产品涨价之风,以维护正常的农产品生产、流通和价格秩序。如派出督察组加大对主要农产品价格的检查,对个别极端商品采取更为严格的价格管制和干预;刺激生产、启动储备以增加供给;修改法规加大对哄抬物价的处罚力度;加强市场流通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市场恶意炒作行为等。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许多农产品价格较前期已有所回落。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一中影响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及其影响。
(2)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会对震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由大地震给人类带来的严重灾难,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报产生了疑虑?科学家又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最近一段时期,微博上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议论颇多,谴责者有之,理解者有之,庖丁解牛般分析者也有之。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声音就是“治乱象,用重典”,也就是重罚每一个不守规矩的行人。但社会舆论也有一种声音,“中国式过马路”只靠严管罚款是无法根治的。
请你就“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社会现象,从《政治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角度为政府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