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②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注] 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澳》。切磋琢磨,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 ②赐:子贡名。
⑴下列对选段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B.孔子对子贡所说的贫穷能保持骨气,富贵能不骄横的人,持否定态度。
C.子贡的回答说明他悟到人要由“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上升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理想境界像加工象牙和骨等材料要精益求精一样。
D.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贡能“告诸往而知来者”,做到举一反三,这体现了孔子启发诱导式的教育。

⑵结合①②选段,谈谈孔子对“贫富”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
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②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论语·子路》)
③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根据①②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基本的治学精神是什么?
结合①②的文字,请谈一下你对丁肇中先生“三问三不知”的看法。

简答题。
《呐喊》中有因头发被剪而搅得生活不平静的故事,请写出相关的篇名和人物。
《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先后做了哪些事情促成了孙刘联盟?

根据故事情节填空。
宝黛初见,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宝玉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等情况,因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她“”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闻知黛玉无玉,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将玉摔在地上,令黛玉十分不安。
薛宝钗幼时曾得癞头和尚赠金锁治病,以后一直佩带。内中刻字为“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之玉中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成一对,这就是所谓的“”。
由于过年操劳,凤姐小产,无法理家,便由探春、宝钗等人协同理事。探春又在园中实行一些改革,一是“ ”,将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除了去,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 ”,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受租金,一年下来,足有四百两银子的进账。

下列对名著《红楼梦》故事情节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A.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薛蟠向柳湘莲调情遭柳一顿暴打,只被打得“好兄弟”“好哥哥”“好老爷”的乱叫,喝了泥水才给放过。原来这柳湘莲最痛恨这个不堪的薛蟠,只和宝玉交好。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就是他。尤三姐耻情拔剑自刎,他后悔莫及,也拔剑自刎。
B.宝玉问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黛玉笑道:“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黛玉于是把始末告诉宝玉,宝玉方知缘故,因笑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 “小孩儿口没遮拦”这件事指的是前儿在宴会上行酒令时失于检点随口说出《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后宝钗真诚劝告,解了黛玉的疑癖。
C.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说得就是性格豪爽的史湘云和宝玉烧烤了鹿肉来吃,还说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谁知吃了肉、玩射覆酒令喝多了酒竟醉卧在石头上,“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睡着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吟诗。
D.刘姥姥忙笑道:“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确是不枉此行,得了一百多两银子,还有好多衣服绸缎瓜果点心,满意而去。临行前刘姥姥给凤姐的女儿取名为巧姐。

E. “袭人定了一回, 哭道:"不知紫鹃姑奶奶说了些什么话, 那个呆子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李妈妈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个了!连李妈妈都说不中用了,那里放声大哭.只怕这会子都死了!”
紫鹃故意试探宝玉对林黛玉是否真心。这里紫鹃说的是林黛玉要回苏州去,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不作声了。晴雯见时已是两眼呆呆,满脸紫胀。

文化经典阅读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选自《论语·八佾》)
文段中“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这是仪封人对孔子的_________(A.同情 B.称赞)之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选自《论语·里仁》)
(1)下面对“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君子如果不去掉仁德之心,就不能成名。
B.孔子认为,君子离开仁德之心,就会害怕成名了。
C.孔子认为,君子离开仁德之心,就会厌恶成为名人了。
D.孔子认为,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之心,就不能成就好名声。

(2) 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或是抛弃贫贱都要符合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